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科技创新作为我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致力于在新的一轮科技革命中勇立潮头,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不断发现和培养大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决定举办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5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组委会构成
学校组委会主任由学校主管教学、学生和共青团工作领导担任;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校学生会等5个部门负责同志(学生)组成组委会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校团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竞赛聘请各领域学术专家,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二级学院竞赛组织领导工作,由各二级学院相关领导负责,成立二级学院竞赛组织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四、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生
均可参赛。
五、参赛方式与要求
1.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2.参赛形式及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对于跨院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校赛报名截止后,团队成员只可进行人员删减,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人员添加。
3.参赛项目需提交项目简介(1000字以内)、项目介绍材料(20页以内PPT转PDF格式)、其他相关证明材料(选报)、项目介绍视频(选报)以及项目成员学生身份相关证明材料(PDF格式)。参赛项目可提供项目实践成效、预期成效等其他相关材料(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情况等)。
4.其他事项。参赛项目涉及知识产权的,在报名时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参赛项目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等研究时,申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具体见国赛章程)。
六、赛程安排
——3月下旬,组织开展校赛动员培训,对竞赛章程进行专题解读;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各学院遴选参赛作品;
——4月11日前,各学院完成参赛作品的申报(参赛作品具体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4月11日至13日,进行申报作品资格审查;
——4月14日至4月18日,进行初评,遴选入围省赛作品,进行答辩;
——4月下旬,确定参加省赛作品,做好省赛申报准备;
——4月30日前完成省赛参赛作品报送。
七、表彰奖励
1.参赛的三类作品分别按一定比例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4个奖励等次。
2.根据各二级学院的竞赛成绩、院内初赛活动的开展情况、申报材料等评选校级优秀组织奖若干;根据参赛作品实际获奖情况,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
八、工作要求
1.突出实践育人,服务学生发展。准确把握比赛初衷,实现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化能力,将竞赛作为带动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辅导和能力培育,以创新创业实践带动高质量就业。
2.建立健全机制,提升办赛效应。各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 把人才培养作为“挑战杯”竞赛的首要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要从组织动员、项目指导、资源保障、奖励激励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吸引和支持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学院要积极协调,主动担当,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使“挑战杯”的品牌在院系和学生中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要注重做好竞赛的前期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在竞赛推进过程中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与创新实践。
九、报名方式
参赛队伍电子报名表于2025年4月7日12:00前发至邮箱,纸质报名表盖章后于2025年4月9日18:00前交至渭师青年之家(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会办公室。(表格见附件三)
联 系 人:郭艺歌 丁家玉
电 话:0913—2133027 18041707729
电子邮箱:3261453629@qq.com
渭南师范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代章)
2025年3月24日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