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体验“红军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5-03-24 16:29    浏览次数:    来源:

体验“红军的一天”


在历史的长河中,井冈山的红军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坚韧与信念的光芒。2024年8月21日,“渭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团”跟随先辈们走过的道路体验红军的一天,感悟红色岁月深刻的记忆。

黄洋界上英魂耀 青年承志创未来

8月2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了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革命遗址。黄洋界,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哨口之一,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黄洋界保卫战是我军早期运用人民战争取胜、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该战保卫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对中国革命和红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当实践团成员站在黄洋界哨口,望着那依旧雄伟的炮台和纪念碑,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激烈的枪炮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充分体现的是: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而这种革命精神,正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认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黄洋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红色文化的传承意义。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活动的所学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踏上急行军征途 领略红军苦乐情

实践团成员们从坝上村出发,重走革命路线,开始了三公里的急行军。艰险的陡坡、杂草丛生的窄径,成员们走在先辈们走过的道路上,感受到了红军行军时的不易,也体会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背后的深刻含义。这里的山路有些地方在后期进行过修建,但地形陡峭,依然不好走,部分小路甚至举步维艰。试想红军在这里战斗时,他们所处的环境更是何等艰难?是革命的信仰与乐观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在毛委员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

制作红军餐  忆往昔艰苦岁月

一箪食,一瓢饮,简单中见真情。在老乡家中,实践团成员有条不紊地制作起了红军餐。在饭后同老乡唠家常,了解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八角楼里一盏灯 照亮革命万里程

八角楼,这座位于井冈山茅坪村的古朴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毛泽东同志曾经居住和工作的岁月,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地标。在八角楼内,实践团成员仔细参观了毛主席旧居,那些简陋的木床、桌椅、砚台和油灯,无不透露出革命先辈的简朴与坚韧。特别是那盏看似普通的油灯,它见证了毛主席在微弱灯光下通宵达旦工作的身影,也启迪着我们要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八角楼内,我们还感受到了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


脚穿草鞋跟党走 刀山火海不回头

”打双草鞋送给郎,南征北战打胜仗”红军的草鞋成为艰苦奋斗的象征。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织草鞋。草鞋不仅跨过了红军路,也跨越了历史。亲手编织草鞋,唤起红色历史的追忆和缅怀,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金色余晖映古道

蜿蜒间

一日红军行

赓续井冈情‍‍‍

余晖里

梦织中华锦

壮志共长云